【校友访谈】做难事定有所得——访1999级校友余志刚

时间:2022-09-19来源:安徽建筑大学浏览:1048

编者按:为进一步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凝聚校友力量,2022年,宣传部和校友工作处联合开展第四期校友访谈活动。本专栏分享校友们的成长经历,展现他们在各行各业取得的业绩,以期激励和引导每一位建大人以优秀校友为榜样,传承建大精神,在奋斗中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锤炼高尚品格、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校友简介】

余志刚,男,安徽池州人,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2003年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7年取得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先后在安徽省水建总公司、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白莲崖水库开发公司、安徽建工控股集团从事工程和管理职务。现任安徽建工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安徽建设威廉希尔官网校长,全面负责威廉希尔官网党委、行政工作。

在安徽建工技师学院望湖校区,我们有幸采访到余志刚校友。言谈中,他清晰的脉络,思辨的语言,睿智的观点,让我们印象深刻。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也在与他的交谈中感受到他身上那股热血情怀。

昂首迈进建大,四载艰辛求学路

回眸1999年踏入建大的求学之路,余志刚清晰地记得北校区那段步入校门的“下坡路”,那是他第一次昂首挺胸走进了梦想中的“象牙塔”。四载春秋岁月,他聆听了许多德高望重的恩师授课,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至今让他津津乐道的仍是《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科技写作》等几位良师的授课。待学成走出校门踏向社会时,他们笑言走出的将会是一段“上坡路”。

图书馆是他最爱去地方,因为在那里,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学海无涯”,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里遨游,如饥似渴且满心欢喜。在专业学习之余,余志刚参加了记者团、文学社团和学生会工作,参与校报采访、执笔、出版和院系学生会管理等工作,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恩师带领下与同学创办了武术协会,这些在校期间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课余生活,更增加了他的生活阅历,也为他之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了宝贵经验。

见证座座丰碑,一定要把淮河治好

2003年毕业那年正值“非典”疫情,上市公司安徽水利急需工程建设相关专业毕业生,余志刚便走上了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岗位。在2003年7月至2008年期间,他先后担任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材料工程师、佛子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质检员、荆山湖退水闸项目经历助理等岗位,考察了王家坝闸、蒙洼蓄洪区、蚌埠闸、临淮岗、茨淮新河以及梅山等大别山水库群和无数治淮水利工程,由于喜爱文学,热爱阅读,他总爱利用零散的空余时间进行阅读学习丰富自己,先后调入安徽水建总公司总经理室、安徽水利股份发展中心工作。

令他印象深刻的佛子岭水库,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城西,是“新中国第一坝”,属于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淮河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余志刚在参与佛子岭水库加固时,切身感受了新中国伊始广大劳动人民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建造这造福人民的工程的艰苦与意志的坚韧,这同样也是他第一次系统地了解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威廉希尔官网“治淮方略”构想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雄心壮志。余志刚说道:“在那里工作很神圣!作为一名材料专业毕业生,见到几十年前用卵石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大坝,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这是在触摸历史!”

最令他引以为傲的是治淮19项骨干工程——白莲崖水库新建项目,他深入参与到工程的勘探规划、立项、科研、环保、工程建设、运营、发电等全过程,从“跑步进京”到移民征迁,他深入人迹罕至的库尾地区做规划、搞调查,见证了“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的壮举,为大别山区乃至整个淮河流域人民群众更高质量的生活而努力,令他由衷地感到幸福与自豪。余志刚表示,“从干事到干事业,我们工程人就是在为人民生活谋福祉,是肩负使命感的!能够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国家民族的水利事业中更是无尚荣光!”

提升管理能力,亲历国资改革进程

见证2003年安徽水利首发上市后的高速发展,亲历2008年、2010年、2014年多次公司主要负责人更替,2011年安徽建工与安徽省水建总公司战略重组,2018年安徽建工整体上市,余志刚始终工作在核心决策层周围。随着企业的变革发展,余志刚也跟随着一张张调令,先后在基层施工一线、办公室、董秘处、投资公司、发展规划部工作,从事了项目管理、法人治理、机要文秘、投资业务、改革改制、股权、发展规划、政企合作、历史遗留问题、党建等归口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之际,余志刚以强大的学习力、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判断力以及雷厉风行的工作执行力,圆满完成各项本职工作。余志刚说,其实,无论是一个项目的工程管理,还是一个公司的法人治理乃至上市、重组等工作,对于他来说都是全新领域,但他受益于之前在威廉希尔官网期间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幸遇到了很多欣赏他、信任他、支持他的领导和同事,为着共同的事业,他们研究政策,学习专业知识,过程虽然艰难,但收获毕生难忘。

多年管理实践中,余志刚分别牵头主持或参与了企业外事接待指南、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方案、海外业务重塑、地产业务重组、内部产业链整合、二十余个政企合作平台公司搭建等工作,推进完成“三供一业”移交、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等重难点工作。他非常欣慰地说,自己有幸经历了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最艰辛的那一部分,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融入了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能够见证国资国企发展改革历程,看到安徽建工服务国民经济功能有效发挥、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2021年,安徽建工集团位列中国500强311位,发布“十三五”规划十大关键词时,有多件是余志刚参与其中的工作,这令他倍感自豪。

转战教育行业,做难事定有所得

余志刚说:“我喜欢在新的领域探索,获得不一样的经历和成长。因为只有做难事才有所得。”2021年8月,余志刚正式出任安徽建工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安徽建设威廉希尔官网校长。这次是从企业来到了事业单位,经历的是从工程领域到教育领域的跨越。学无止境,在繁忙的教育管理工作之余,余志刚详细阅读了技工教育发展史,认真研读蔡元培、陶行知、梅贻琦等教育大家的自传和书籍,积极把握最新的政策机遇。他戏称,读书必须有四缘——静地、暇时、多书、益友。可是,弱水三千,平时工作比较忙,哪能有那么多时间看遍浩瀚的书籍呢?只能化整为零挤出碎片化时间来阅读,同时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思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并时常以“小学生”身份向大师、名师和老师们讨教。

余志刚说,教育行业是一个有情怀的行业。他开玩笑地说,医生要年纪大的好,但老师还是要“年轻”的好,这主要是指心态和思路要年轻、更要有情怀。教育应是动态活跃的,不应该是僵化、拘泥于书本的。我们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时代之问,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紧跟时代脉搏,守正创新地将学子培养成“德才兼备,有梦有血”的时代骄子。惟有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才可以洒脱地在新的领域去创新、去改革、去干出一番事业。在余志刚为班长的新一届学院党委领导下,安徽建工技师学院陆续在“四个一批”专业建设、投资建设水湖新校区、各类技能大赛、新型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内涵建设、自主招生及就业、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时隔14年之久再次获得上级授予的先进党委称号,一大批教师和学生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获批省级实训基地建设资金……职工福利待遇方面的幸福指数也在稳步提升!

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须尊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余志刚提到,由于工作的调整,现在自己与建大的老师、校友交集威廉希尔官网了,他至今仍然受到恩师润泽,由衷地感到母校就是自己的加油站和温暖港湾,觉得特别幸福。他真切地感觉到,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必须是以“四有好老师”为根本标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人格魅力正己正人。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孩子们筑梦、追梦、圆梦,通过大思政课赓续优良传统基因,在筑梦路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成人成才的梦想;追梦路很长,需要学子们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涵养道德情操,久久为功,行稳致远;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圆梦指日可待,但需要学子们不时回顾筑梦初心,感悟逐梦之旅,坚定信念,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且要努力把自己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去。

对学弟学妹的三点寄语

“胸怀梦想”很重要!“知行合一”很重要!“自信从容”也很重要!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梦想是灯塔,是航标,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有胸怀梦想,在工作上就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追求目标的高度决定追求的力度与层次;知行合一,则需要学子们将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融入自己的生命,在成长之路上坚守良知,将自己的所学融入到社会发展进程中去;从容自信,就是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综合素养,注重对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专业是立身之本,守正创新地享受新事物带来的乐趣与挑战,感知它坚信它,不要因外界的声音影响你对这个专业的判断。要坚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像小马过河一样,自己去感悟体会,享受其中的乐趣。

“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引用余志刚发表在《安徽建工学院报》中2001年5月20日第146期的一篇文章《应以学业为重》的一句话,“在大学期间,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努力丰富充实自己!”(作者:蒋琬莹;指导老师:敖玢;审核:袁如恩)

【同学感悟】

从余志刚学长身上,我看到的是迎难而上的坚定,是享受新事物所带来的乐趣与挑战的潇洒,就像他说的“做难事定有所得”,但在此之前必须做好接受挑战的充分准备,学好专业知识,储备人文历史知识,融入自己经历和体验,化为自己的 “利剑”,才能在新的战场上潇洒驰骋。

——蒋琬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