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有关单位:
现将《2025年度省市领导圈定课题招标公告》转发给你们,请按照公告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纸质版《申请书》(一式3份)以部门为单位报送至威廉希尔官网南校区科技处徽风楼1808室,电子版《申请书》《活页》(word版)以部门为单位发送至联系人电子政务。材料接收截止日期为4月27日下午16:00,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杨柳、刘宇婷,联系电话:63828059。
科学技术处
2025年4月11日
2025年度省市领导圈定课题招标公告
开展省市领导圈定课题研究,是合肥市社科联发挥社科界智库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将2025年度省市领导圈定课题予以发布,招标研究。
一、课题名称
1. 推进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研究
2.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3. 加快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研究
4. 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与竞争优势研究
5. 合肥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6. 合肥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研究
7. 合肥打造“种业之都”对策研究
8. 合肥建设全省文旅枢纽城市对策研究
9. 构建巢湖流域一体贯通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研究
二、申报条件
(一)党政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智库、社会组织等单位中有较高研究能力的专家学者均可申报。
(二)申报人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2. 具备完成课题研究的专业水平和时间保证;
3. 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无不良信誉记录;
4. 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组织者和承担者,能担负实质性研究任务,具备主持或承担重大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条件,具有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且承担过市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并已结项。
(三)申报人每年度只能申报一项省市领导圈定课题,同时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申报。应积极吸纳与本课题相关的合肥市党政部门工作人员参与研究,以增强研究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四)申报人应通过所在单位进行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申报人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对申报人的资格、完成课题的能力进行审查,签署明确意见,并承担信誉保证。
三、相关要求
(一)课题组须按发布的课题名称进行申报、研究,不添加副标题,自选研究方向的不予受理。
(二)申报人在合肥市社科联官网(https://www.hefei.gov.cn/ssxw/ztzl/zt/dqxx2024/sskl/index.html)下载《课题申请书》与《活页》,按照要求准确规范填写。
《课题申请书》由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邮寄纸质版(一式两份)至:合肥市东流路100号市政务中心A座1105室合肥市社科联教研室,邮编:230071。
《课题申请书》及《活页》电子版(word版)打包发送至邮箱:bjb7559@163.com,邮件标题及压缩包文件统一命名为“课题名称(单位+课题组负责人姓名)”。
(三)课题研究时间原则上为6个月(少数难度较大确需延期的课题,由课题组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期)。
(四)课题成果形式,原则上为专题研究报告或论文(含一般不少于2万字的研究报告或论文、不超过3000字的咨政建言专报)。
(五)课题成果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方可申请结项:1. 得到省级以上领导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肯定性批示;2. 被市级及以上党委、政府部门采纳;3. 在省级及以上报刊以理论文章形式公开发表。
四、课题经费
(一)每项课题经费预算为9万元。市社科联按照《合肥市省市领导圈定课题管理办法(修订)》有关规定,分4次拨付课题研究经费。前三次按照研究进度与质量拨付到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账户,由所在单位负责管理,专款专用,不得用于课题研究无关的开支;第四次根据成果质量和社会影响直接拨付给课题组。
1. 签订《立项协议书》后,拨付30%。
2. 中期评估结束后,对合格的拨付30%;对基本合格的,拨付15%,修改完善后经市社科联审核同意的,补付15%;不合格的,终止研究并停止拨付经费。
3. 结项评审结束后,对同意结项的,拨付30%;对同意修改完善后再结项的,暂缓拨付,待第二次评审获得结项后再拨付;对不合格的,终止研究并停止拨付经费。
4. 统筹使用10%的研究经费,建立课题研究激励机制。课题成果呈报或发表时,须标注“合肥市社科联课题”。对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直接给予课题组如下激励:
(1)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等重点报刊刊发的,给予20000元激励;
(2)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或省委、省政府等领导肯定性批示的,给予10000元激励;
(3)被市级及以上有关部门采用或拟采用的(须提供佐证材料),或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发表的,给予5000元激励;
(4)在相关领域产生良好社会效益或影响的,视情予以激励。
上述激励不重复累计,按最高等次兑现,截止期限一般为课题结项后6个月内。
(二)市社科联分别于开题和立项后3个月,与各课题组联合召开开题研讨会和中期成果评估会,相关费用由课题组从课题经费中支出。
(三)凡因课题组主观原因而导致课题项目被终止和撤销的,市社科联保留追回已拨付经费的权利,并依规实施信用惩戒措施。
五、申报时间和联系方式
申报时间:即日起至5月6日止,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邵桑、刘安黎,电话:0551-63537559。
合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