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六月的风掠过紫云路校区的香樟树叶,门岗前的锦旗在阳光下舒展,金漆字迹里藏着两个威廉希尔官网“守护”的故事——一个是跨越千里的信任托付,一个是一场与暴雨赛跑的生命接力。它们共同诉说着:在建大,安保不仅是“安全防线”,更是“温暖港湾”。
“东西暂存我这儿,您放心!”——他是家长眼里的“定心丸”
故事要从一通带着焦急的电话说起。一位外地学生家长匆匆赶到校门口,手里提着给孩子的生活用品:“孩子去外地旅游了,可我临时要回四川上班,东西放这儿没人收,咋办”,执勤的冯肖岩师傅一听,立刻放下手头工作:“家长您别急,东西放门岗,我给您和孩子都留个电话,等他回来我第一时间联系”。这一“暂存”,就是整整一周。冯师傅每天执勤时都会多瞧一眼那个纸箱,生怕落灰或碰坏,遇到下雨天,他还会给箱子罩上塑料布。学生返校那天,他特意守在岗亭,一边递过物品一边叮嘱:“您的东西,一点没少”。家长很是感动,后来特意从四川寄来感谢信和锦旗:“没想到异地求学,连‘临时家人’都这么靠谱”。
“师傅,麻烦开快点!情况紧急!”——他是老师心里的“及时雨”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值清明节放假前一天,合肥下着瓢泼大雨,一位老师急得在校门口焦急等待,曾桂红正在门岗执勤,见状主动上前询问情况。原来是这位老师的父亲一人独自在家中,身体不适,情况危急,可半小时了,拦不到一辆出租车。“当时雨下得特别大,老师浑身都湿透了,在雨中急的直跺脚”曾桂红回忆道,得知老人病情危急,他冲进雨中拦车,十多分钟里,他往返于校门口与主干道,终于拦下一辆货拉拉。“师傅,开快点!老师家中老人情况危急”,曾桂红反复与司机沟通。事后,王老师带着锦旗赶到保卫处:“曾叔叔的热情和担当,为我父亲急性脑梗死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感谢曾叔叔!”后来,王老师说从自己朋友圈的评论中发现,曾师傅的日常热情服务,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冯肖岩的“一诺千金”和曾桂红的“暴雨接力”,不是偶然的善举,而是建大安保团队“以心换心”服务的缩影,更映照出安徽建筑大学“平安校园”建设的初心。建大的安保用行动证明:安全不仅是“守得住”,更是“暖得下”;守护不仅是“防风险”,更是“解难题”。在这里,每一次“我来帮你”的回应,都是对“平安校园”最生动的诠释;每一声“谢谢师傅”的感谢,都是对“暖心服务”最真诚的回应。
当暴雨退去,阳光洒满校园,他们又回到熟悉的门岗。制服上的水渍未干,笑容却依然明亮。在建大,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因为这里有一群人,他们用平凡之躯筑起安全防线,更以点滴温情点亮校园每个角落。(作者:何基翰;一审:胡长良;二审:王凯;三审:汪翼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