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以德立身 用爱传教 ——记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宣璐

作者:发布时间:2022-10-09浏览次数:10

德立身 用爱传教

——记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宣璐

   

 

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宣璐老师自从教以来一直教授《思想道德与法治》,她始终以德为范。有大德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大志、有大我的学生,才能在传道授业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题记

 


师者,人之模范也

从教15年来宣璐一直秉承这一理念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因为,她知道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身上的多了份沉重却又伟大的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

宣璐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历。从本科、硕士再到博士,她一如既往地选择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她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春风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制度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她也自此立下远大志向——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正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她先后获得省级线上优秀课堂、校三全育人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党员等荣誉。这些荣誉见证了她春夏秋冬的辛勤耕耘,更是学生、同事、领导对她的认可。

以德立身 塑造品格

新时代,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就必须坚持育人者必先育己、身不修则德不立的理念宣璐秉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哲学智慧,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讲道德,自己就必须守师德,这让《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成为大学生非常受欢迎的一门课。在这门课里,大一新生收获了人生智慧、道德品格和法律思维,是他们未来大学生涯乃至人生生涯的启蒙课。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宣璐坚持做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她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就业、爱情、学业、交友等现实问题产生很多思想困惑。在宣璐的课堂上,她会将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答疑解惑,让他们树立基本的是非对错的道德观念。除了讲授深刻的道德理论,她还列举大量社会现实案例,同时传播徽州优秀的家风家训,启发学生对以德立身的思考,以及对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传承。

 

以爱传教温暖育人

    思政课不是单纯的说教,它需要爱的灌输。宣璐一直认为,现在强调专业课老师重视课程思政,那么,思政课教师也应该重视专业。思政课教师面对的是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如果不了解他们的专业、兴趣、爱好,又如何能保证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呢?宣璐在每节课前都做了充分备课,了解学生们的成长环境,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氛围,课下和学生们进行了亲切细致的沟通、交流和分享,并对他们所顾虑的问题通过轻松无压力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劲头。通过分享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让大学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缓解了他们躁动不安的情绪,使他们了解到现在安逸生活的来之不易,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一些不爱学习、抵触学习或者因生活问题影响学习的学生,宣璐会给予特殊关注,耐心询问原因,帮助他们恢复学习动力。

 

潜心研究传播知识

     宣璐长期专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徽州家风家训等领域专业知识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一直用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促学生成长,勇做知识的传播者。十五年来,宣璐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所在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示范教研室、省级教研重点项目、省级大规模在线课程等荣誉。她坚持的“三重五让”的总体教学思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三重”,是指注重启发式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和知能并重。“五让”,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述、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除了教研,宣璐还潜心科研。主持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省哲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省教育厅人文重点项目多项课题,撰写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多篇刊载于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和人大复印资料上教学和科研是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是意识形态的传播也可以是一种富有探索性的知识传授宣璐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感受着大国风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引导学生领略着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魅力和理论深度。学生在她的课堂上不仅增强了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还学习到了理工科所没有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