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潜心砥砺求真知 倾情关爱育新人 ——记安徽建筑大学教师马晓艳

作者:发布时间:2023-09-22浏览次数:211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她将永守心中的希望之灯,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蜕变。 

—— 题记

 

 

 

马晓艳,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安徽省委讲师团、团省委宣讲专家,安徽省大别山革命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现任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深受青年学生喜爱、教学质量考核年年优秀科研成果丰硕、教学竞赛获奖无数奔走在政治理论宣讲一线……这些都是她身上鲜明的标签。矢志高校思政教育18年,马晓艳老师用爱心、责任心履行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润物细无声,她似春夜悄然而至的雨,孕育满园桃李。

 

锤炼思想有境界做有信念的教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决定着思政课教学的高度深度、力度马晓艳秉承“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为明天服务”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始终对党的创新理论和时事政治保持高度关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带领学生以严密的逻辑在知识海洋中探索,达到潜移默化的理论征服效果。18年深耕高校思政教育一线,为2万余名青年学生授业解惑,曾有同学感慨“过去我以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共产党执政的原因。听了马老师的课,我才懂得,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时代的必然,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她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理性分析征服了一批批学生,甚至有学生在上了马老师的思政课后,希望自己“长大后我就成立你”,跨专业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近年来,陆续有多名学生在她的指导下成功录取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他们在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感慨到:“是马老师的课改变了我的人生;马老师的鼓励坚定了我的信念;马老师的支持实现了我的梦想。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若干年后,能够成为像她一样的老师”。“打铁必须自身硬”,马晓艳坚信只有自身有着坚定的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感染学生、改变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因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彩的宣讲水平,马晓艳于2017年被安徽省委讲师团、团省委遴选为理论宣讲专家,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到基层,传播到千家万户。每年为基层政府、社区、乡镇、高校、国企等宣讲几十场,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撰写《在战“疫”中凝聚共同体意识》《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等文章在安徽日报理论版、学习强国等主流报刊媒体登载。

马晓艳充分利用个人专业优势,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立体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提高师生党员理论修养。“公小管”“夜花”等微信公众号以学生话语体系、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系列微文近千篇,点击量达十几万次,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公小管”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优秀新媒体”公众号。作为学院党委副书记,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严格按照组织程序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确保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和新党员的质量。近三年累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00多人,发展学生党员近200人。

 

业务精湛有特色,做有学识的老师

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政课因其在“立德树人”中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更是需要高超精湛的艺术。面对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学生的所思所想,如何调动教学资源,解锁“流量密码”,创新打造更为走心走实、叫好叫座的思政课,成为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重大使命和全新挑战。

马晓艳充分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基础上,适应学生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见时见事”的热点内容吸引学生:聚焦火热的社会实践和鲜活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以“时”和“事”作为课程主题的引线,瞄准青年学生社会关注点、思想困惑点、论渴求点确定思政课主题,以此牢牢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如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共情共理”的价值认同吸引学生:在课堂设计中,通过榜样人物引领学生“共情共理”。邀请全国劳模、优秀校友、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创新创业模范、著名学者等“现身说法”,零距离感受榜样力量,真正做到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社会影响力大的“名人名师”来讲思政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时代楷模身上的道德风范与思想魅力。在组织“援藏”校友与学生交流互动时,黝黑的面孔、质朴的言语、思乡的泪水,满屏都是学生感动与立志的留言:“要努力学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做有决心、有能力、有准备奔赴祖国需要的第一线、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求新求变”的创新形式吸引学生: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先后探索学术争论导入法、热点疑点对话法、自我导读解疑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进行场景化、形象化和数字化呈现,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组织“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结合个人特长和知识储备,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追课”如“追剧”,思政课堂因此“活”“火”。

新时代网络和新媒体的普及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她积极学习新技术,创新教学模式,2017年获批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交往教学模式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疫情期间,马晓艳老师为保证教学质量,积极探索了课前预习+课堂答疑、主题讨论+点评总结、线下复习+作业巩固三维立体交互式教学模式。设计专题式教学体系,线上讨论,线下拓展,让学生在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坚定信仰有效保证教学效果。她的课堂教学通俗有活力,学生热情有动力,形成了独具特色、互动活泼、亲和力强的教学风格。近年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业务竞赛中获奖十余项:2017年获全国思政课“教学骨干”称号;2018年获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2019年获安徽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等。

深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思政课堂“活”起来,学生积极“动”起来,理想信念“立”起来,高素质人才出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合,课堂上吸引力和课堂下感染力有机融合,才能让思政理论入脑入心,帮助学生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中始终站稳立场。

思政教学是一门科学为了使思政教育更有说服力,马晓艳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现教学科研的有机统一。近五年,她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变迁中的市民精神生成理路与价值特质研究》顺利以“良好”结题,成果收到国家社科办的高度肯定,邀约凝练为《成果要报》拟推荐发表。参与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省哲学社会科学等课题研究。

 

教书育人有成果,做有理想的老师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马晓艳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用爱心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青年大学生正是思想活跃的时期,离开父母,初入大学,学习上的转变、生活上独立既给他们带来自由,也让他们产生了迷茫。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管理者,更要富有爱心,负有责任。在与学生相处中,马晓艳把教师的责任和爱贯穿始终,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关注,用爱感染学生,用心管理班级,给学生如沐春风班的关爱。面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与引导。课堂内的教学,课堂外的辅导,时常有学生因为各种生活迷茫、学习困惑找她谈心,对于学生的请求,她从不推辞,尽心尽力的做好功课,无私辅导;课堂内的吸引力,课堂外的感染力,工作时间有限,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是没有界限的,电话、邮件、网络、QQ、微信,毕业若干年后,学生们仍和老师保持长期的联系,专业内外,人生见解,社会百态,都会和她交流,他们不仅把她当老师,更当成朋友和知心姐姐。18年中,在她的鼓励下,多名学生“应征入伍、携笔从戎”“服务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勇当村官、服务乡村振兴”,如今,这批学生或已成为优秀军官,立志保家卫国;或已援疆援藏多年,成为当地政府骨干力量;或扎根乡村,成为当地创业模范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就职于南京某军区的焦同学,为圆心中的“军营梦”,2006年大二时在“参军入伍”和“完成学业”中彷徨,家人反对、朋友不解,唯有马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成为他下定决心的动力,毅然“携笔从戎”成为一名特种兵。艰苦的训练、学业的惦念,每每想退缩、迷茫时,唯有马老师的开导成为心中一盏明灯。焦同学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取国防科技大学地面导航专业,现成为一名优秀的少校。他经常和同学说,是马老师改变的我的人生,没有她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疫情,有些学生紧张、无措、惶恐,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焦虑,马晓艳辅导员们第一时间摸排学生位置及健康情况,对学生逐一交流宽慰,联系心理咨询师为焦虑的学生疏导。整理科学防范知识,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同时,组织学生党员、青年志愿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工作,对每位学生都保持一如既往的耐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近三年,组织、指导公管学院130多人次学生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有全国“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三等奖、安徽省赛一等奖;有挑战杯全国铜奖、省赛金奖;有互联网+安徽省赛金奖;有安徽省马理论成果大赛一等奖。

执笔台前解春秋,蜡炬成灰化绸缪。作为学院学生工作管理者,以学风建设为抓手,以“三全育人”为方式,以“五育并举”为目标,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自学生入学后,持续为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近年学院就业率均达到95%,研究生录取率逐年提升,连续两年获评校“就业先进单位”;2022年获评校“五四红旗团委”,实现了学院在这几类奖项上的零的突破。每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上成果丰硕,2022年公管学院13人次获得国际级奖项,36人次获国家级奖项,270多人次获省级奖项。打造“国学文化节”“法律文化节”等学生品牌活动,每年组织国学经典吟唱大赛、易海法学论坛,相续被合肥新闻联播、学习强国、中安教育网、安青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作为学院分工会主席,积极为全院师生营造和谐、民主、积极、进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2021年学院被评为安徽省“工人先锋号”;2022年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同样实现了威廉希尔官网在此类奖项的历史性突破。

 

服务社会有效果做有情怀的老师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马晓艳努力教书育人,服务学生;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走出校门,积极服务社会。自被遴选为安徽省委讲师团团省委、省总工会女工委宣讲专家马晓艳积极投身于基层宣讲工作,多次参与省理论宣讲稿撰写和宣讲工作,为瑶海区政府、肥西丰乐镇、巢湖烔炀镇姚公社区、锦绣社区、各大高校等开展公益理论宣讲百余场受众超过5000余人次。时而是精通时政的公务员;时而是走在热点前沿的青年学生;时而是消息相对闭塞的乡镇留守老人,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马晓艳都会提前研究透理论,架构好思路,最重要的是准备好贴合听众特点和知识储备的表达方式,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富生气、有人气,因为精心的准备,每次宣讲均能受到广泛好评,真正做到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

为了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爱心,马晓艳积极策划一系列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院“弘毅文明社”“法律协会”“朝含国学社”等社团积极服务社会。在周末、在课余,以学生党支部活动为依托,组织大学生走进自闭症儿童之家,向他们伸出爱的手,架起沟通的桥梁。在暑假,带领法学专业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乡镇,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社会群众排忧解难。

为了更好的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学院与锦绣社区共同打造“基层治理学院”,为社区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开设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类课程、进行党课宣讲。安排研究生张宁挂职锦绣社区团委副书记,工作期间表现优秀,被合肥市经开区授予“合肥经开青年五四奖章”。2021年锦绣社区党工委为学院颁发校地“一家亲奖”,学院和社区党建合作的共建共享新模式,得到合肥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和政府部门高度赞扬。

春雨随风潜入夜,潜移默化育英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凭岁月更迭,任凭青春流逝,始终坚守心中的希望之灯,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民教师。雨知时节,随春而生,她在思想教育的田野上,悄悄种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